企业动态

百年耀华 | 一张照片、一幅油画背后的故事

来源:耀华玻璃  发布时间:2022-04-25

一张照片,一幅油画记录了

国家领导人对耀华的关怀

68年前

1954年4月21日

在春暖花开的时节

毛主席视察耀华

先后察看了窑头、引上、切装等

工序的生产情况,并做了重要指示

今天

我们通过老领导赵衡

撰写的《毛主席关怀耀华》一文(节选)

回顾让耀华人

难以忘怀和巨大鼓舞的历史瞬间

毛主席关怀耀华 

1948年11月秦皇岛解放时,国民党留下了濒临停产的耀华玻璃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厂职工,收拾这个残败的局面,初见成效,生产增长较大。

不料自1951年9月起,玻璃上出现大量“气泡”,这是玻璃生产的重大质量问题,9月份因此减产超过38%,经济损失很大。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都万分焦急,全厂展开了大讨论,提出一、二百条意见和措施,进行了几次实验,都不成功。

当时,耀华担负着全国玻璃供应的35%以上,问题解决得愈快愈好。在这种情况下,厂党政领导都同意了时任耀华党委书记赵衡的建议:邀请东北工业部聘请的大连玻璃厂技术顾问、苏联专家沙峰诺夫来厂指导。

大家都不愿干扰日理万机的领袖,但是又认为这么办是最好的。很快起草了向毛主席的请示,字斟句酌地反复进行修改,唯恐浪费主席的精力和时间。1951年10月中下旬,通过党的系统,把这份请示呈报毛主席。过了不到一个月,秦皇岛市委书记王世煜同志正式通知耀华,说:上级党组织请市委转告耀华党委,毛主席看到了请示,主席很重视,已指示有关部门办理。耀华党委得悉后,大家无比惊喜地说:“没有想到这么快!”

1952年2月17日沙峰诺夫到厂,和我厂技术人员一起,用1个月左右的时间,将延续半年的“气泡”问题解决了。

毛主席帮助耀华解决“气泡”的过程,很快传遍全厂,大家是多么想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啊!

毛主席视察照片

1954年4月21日下午两点多,几辆轿车驶进耀华厂东北门,在办公楼前一辆黑色轿车又重又稳地停下来,车门开处,走下了一位魁伟的同志,身着灰色外衣。在这里迎候的赵衡和时任厂长高志等同志觉得眼前一亮,低声说:“是毛主席!”连忙上前问好。

毛主席站在车旁,询问生产情况,使我想起解决“气泡”问题,深切感受到主席对耀华的关怀!

毛主席问:“生产玻璃都需要什么原料?”高志回答:“有砂岩、苦灰石、纯碱等。”主席说:“你们有样品吗?给我一点看看。”党委副书记李玉文忙去化验室取样品。

化验室就在办公楼的一楼,李玉文很快拿来原料样品。毛主席仔细看着样品上的标签,上面写着品名、化学成分等。边看边询问在制造玻璃时的作用,高志一一作了回答。毛主席问:“这个厂产量多大?”赵衡答:“在国内算产量高的,约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主席高兴地说:“那很好嘛!”主席又问:“车间温度多高?”赵衡回答:“车间温度三十度至四十度以上,是大窑高温的辐射热。”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车间温度也够高的,工人同志们很辛苦了,你们要注意工人的健康。”我们表示一定把劳保工作做好,把工人生活安排好,毛主席听后点点头。

随后,毛主席和同来的领导同志都戴上了口罩,向二熔车间走去,主席还带上宽边眼镜。毛主席来到车间,先在玻璃熔窑窑头站住了,接过高志递给的蓝色看火镜,摘下了自己的眼镜。主席聚精会神地观察火焰和原料的熔解,高志从旁说明。主席看得高兴了,笑着站直身子,摘下了口罩。现场的工人已经看得很清楚了,轻轻“啊”了一声,悄声问“是毛主席吧?”主席满意地环顾一下现场的人员,就随高志向熔密西侧走去,来到了引上窑。毛主席非常认真地观察玻璃引上作业,不断提问,高志在旁解答,一位看炉工人离毛主席很近,兴奋中带着几分腼腆,不时插话汇报几句,主席点头微笑。

和毛主席同来的有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同志、铁道部部长膝代远同志、天津市市委书记黄火青同志和知名民主人士李烛尘先生。毛主席从引上窑上楼到了采板场,看到一架一架的整片玻璃十分高兴。在工人崇敬而喜悦的注视下,毛主席等领导同志来到切装车间。进了车间门往左一拐,看到工人切玻璃。工人把整片玻璃双手一提“腾”地一下,铺在切桌上,就像空中飘起一张极平的纸轻轻贴落在案面上。毛主席站在这里,凝神观看。工人把切好的玻璃搬下来,顺势回头一看,才知是毛主席,想说什么又没说出来,显得非常激动。工人那种铺玻璃切玻璃的动作,十分娴熟,主席露出赞许的笑容。

毛主席视察油画

附近的工人看到了毛主席,都幸福地笑了,但没有一个人放下工作,操作得更好了。一位钉箱工人,一看毛主席走过来,钉得更起劲了,等毛主席走过他的身边,却身不由己站起来深情地望着主席……

“毛主席到咱厂来了!”耀华职工深受鼓舞,奔走相告......全厂沸腾起来了!各班组、科室都在开会,修订增产节约计划,全厂职工提出一个共同的口号:“创造生产新成绩,报答毛主席的亲切关怀!”掀起了增产节约的高潮。

1954年当年,玻璃产量比1953年提高20.6%,是耀华建厂以来的最高年产量,同时恢复了玻璃出口贸易。耀华全厂职工以创造优异成绩的实际行动,实现了报答毛主席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