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冠球网

喜报 | 我们4个科研项目荣获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来源:中国建材总院、凯盛科技  发布时间:2023-01-17

喜报

日前,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发布了《关于2022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的公告》,共评选出获奖项目22项,一等奖15项,集团所属中国建材总院和凯盛科技共有4项科研成果荣获一等奖。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领导的全国一级学会,该学会设立的“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旨在授予对材料科学前沿研究具有深远影响的、被公认的重要发现和材料技术重大突破的创新成果;对发展高技术有巨大推动作用的关键新材料合成与制造技术;对提升传统材料品质和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影响面广、经济效益巨大的工程技术开发成果。

01

仿龙虾眼结构的材料与元件制备成套技术及在天基探测的应用


龙虾眼X射线探测材料及其显微结构、龙虾眼X射线探测卫星

针对暗物质探测系统对大视场X射线探测镜头的迫切需求,中国建材总院北分玻纤事业部开展了龙虾眼X射线探测材料的研制。在项目开展前,天基X射线探测视场一般不超出1°,且探测器体积庞大,在大视场轻小型X射线聚焦探测方面尚属空白。该项目仿生自然界中龙虾眼的视物原理,创新性地研制出具有微米级曲面方孔阵列结构的龙虾眼X射线探测镜头,满足了360°内任意视场角的要求,微米级通道结构使其具备轻小型优势,打破了以往只能依靠大且重的探测器进行小视场X射线探测的局限。项目在微米级方形通道阵列精密成型、亚纳米级超光滑反射面粗糙度调控、百万数量级通道精准指向控制、高平行度X射线地面测试系统等方面形成一系列专有技术。

该项目的研制成果作为核心元件,应用于“龙虾眼X射线探测”卫星,已于2020年7月发射入轨,在国际上首次在轨验证了大视场X射线聚焦成像技术,走出了一条采用微纳卫星开展X射线探测的创新途径。目前已在轨正常运行近千日,获得了完全自主探测的科学数据,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02

交通工程用抗冲击耐重载水泥基材料制备与应用成套关键技术


高抗折水泥熟料工业化生产、高抗折水泥用于成都三环路工程


中国建材总院水泥新材院立足于交通工程速度高和载重大的发展趋势,针对亟需提升承受动荷载面板抗冲击、耐重载能力的突出问题,围绕水泥基材料组成设计、微结构演变规律、关键材料组成-性能调控、应用技术等开展系统研究,揭示了裂隙动水压力分布规律及重载-水耦合作用下面板材料性能衰减机制,形成了高抗折耐重载水泥基材料制备和应用技术,开发了高抗折耐磨道路硅酸盐水泥,水泥抗折、耐磨性能较普通水泥提高20%和40%,首次实现4000t/d新型干法窑高抗折、超高“铁相”水泥熟料工业化稳定生产;提出了一种新型“骨架密实型”聚合物改性混凝土设计方法,开发了高抗裂高韧性道面混凝土配制关键技术,实现了预制面板混凝土抗冲击性能提升50%;研发了面板水泥基材料施工和质量控制系列技术。

该成果已实现在河南同力和广西鱼峰等水泥企业规模化生产,并在成都三环路及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等多个公路工程、高铁工程、机场场道工程及市政工程推广应用,直接经济效益约6亿元。项目成果有力推进了交通工程用水泥基材料技术进步,保障了重点交通项目工程质量及长期安全,为交通强国战略的推进提供技术支撑。

03

复杂深层与非常规油气固井关键材料体系及成套技术

固井水泥应用现场

中国建材总院水泥新材院针对复杂深层与非常规油气井固井面临的超深、超高温、大型体积压裂等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经多年科技攻关,探明了常规固井水泥石在高温高压、交变载荷条件下的性能劣化机理,在国际上首次开发了原位增韧固井水泥、高强度韧性固井水泥等固井产品体系,联合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优势单位,开发了国际领先水平的高温大温差水泥浆、高强度韧性水泥浆、高效冲洗隔离液等体系,其中,抗220℃强度50MPa以上高强度韧性固井水泥浆较国外产品强度提高30%以上,实现进口替代;创新集成水泥环密封完整性配套技术,攻克了超高温、大型体积压裂等复杂工况固井难题,形成固井成套技术,推动了我国固井技术跨越式发展。

该成果整体水平国际先进、部分领先,在国内七大盆地和海外五大油气合作区重点上产区、重点井规模应用1000多井次,经济效益近6.5亿元,保障了世界最深华北苏桥等8座储气库100亿立方米调峰能力建设,高效支撑西南油气田天然气上产500亿方和川南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120亿方产能建设,大幅提升了我国固井工程核心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04

超薄铝硅酸盐耐冲击玻璃成套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

70t/d超薄铝硅酸盐玻璃生产线

该项目由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建材(蚌埠)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完成。超薄铝硅酸盐耐冲击玻璃是电子信息、航空航天、交通运载等多个领域的关键基础材料,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高度重视。其研发过程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高度复合集成,工艺技术复杂,生产难度极大。

项目团队针对技术难题,以超薄铝硅酸盐耐冲击玻璃规模化生产为目标,历经数年科研与技术攻关,成功实现耐冲击玻璃的高质量规模化生产。项目技术成果成功转化,在安徽蚌埠建成70t/d超薄铝硅酸盐玻璃生产线,填补了我国在耐冲击玻璃制造领域的技术空白和电子信息等多个重要领域的基础材料缺失,增强了国际话语权和产业链安全,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