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集团计划将8月26日,也就是两材重组纪念日确定为“善用资源日”,将围绕“善用资源 服务建设”理念及“创新 绩效 和谐 责任”核心价值观开展开放企业等活动,切实将理念转化为文化和行动,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员工对集团文化和材料制造业的认知认同,提高企业凝聚力和影响力。" />

企业公民

中国建材报评论推荐开放日活动,点赞中国建材致力造福社会

来源:中国建材报  发布时间:2020-08-22

中国建材集团计划将8月26日,也就是两材重组纪念日确定为“善用资源日”,将围绕“善用资源 服务建设”理念及“创新 绩效 和谐 责任”核心价值观开展开放企业等活动,切实将理念转化为文化和行动,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员工对集团文化和材料制造业的认知认同,提高企业凝聚力和影响力。《中国建材报》发表了题为“善用资源 创新发展  中国建材致力造福社会”的综述文章,评价此次在28个城市37家企业同时面对公众开放,是建材行业的一次创新之举。

8-22-6.jpg

8-22-7.jpg

全文分享如下:

善用资源  创新发展

中国建材致力造福社会

——写在中国建材“善用资源日”首届开放活动之前

 为切实将“善用资源 服务建设”理念、“创新 绩效 和谐 责任”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文化、转化为行动,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员工对中国建材文化和材料制造业的认知认同,助力企业坚决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向着“世界一流材料产业投资集团”目标阔步迈进,中国建材集团将于 2020 年 8月26日启动“善用资源日”首届开放活动。

此次活动以活动品牌化、概念体系化、受众扩大化、标准统一化、行程差异化、传播多样化为指导原则,将在28个城市37家企业同时面对公众开放,是建材行业的一次创新之举。中国建材集团将通过活动的举办,改变公众对建材企业的刻板印象,增进公众对建材企业的认知,增强材料领域的科普宣传,更好地传播企业智能升级、绿色环保、安全健康、开放包容的良好形象,并在社会上形成一个善用资源的良好氛围,从而促进企业进一步融入社会,服务社会,造福社会。    


8-22-8.jpg

长期以来,特别进入“十三五”以来,建材行业的发展有了历史性的突破,在节能减排、环境治理、转型升级、高端智能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对于建材企业,很多人依然停留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传统印象中,而建材行业,也始终摆脱不了“两高一资”的帽子,在转型升级发展中负重前行。

中国建材集团将8月26日设定为“善用资源日”并启动开放活动,将改变人们对行业的刻板印象,见证行业蓬勃发展。这是我国建材行业首次大规模组织企业和院所对公众开放,体现了我国建材行业40多年来改革创新发展的巨大成绩,也体现了我国建材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在行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1 善用资源

8-22-9.jpg

传统意义上的建材工业对资源和能源的依存度较高,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为了行业的发展,为了企业的持续,为了谋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材行业企业积极主动谋求产品转型、技术转型、服务转型、节能环保、探索新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

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建材企业突破传统的产品结构、生产方式和产业布局,向着节能减排、淘汰落后、转型升级、生态服务的现代化工业方向迈进。中国建材集团也在自身的不断发展中形成了“善用资源服务建设”的理念和“创新绩效和谐责任”的核心价值观。

所谓善用资源,一方面是要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不断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建材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限度地避免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则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积极寻找替代性资源能源,研究开发低品位原料和替代物以及工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技术,建立协同处置生产线,全面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这个关于“善用资源”的理念,也推动着中国建材集团从降低污染、能耗,减少资源使用入手,将善用资源、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这些基本理念升华到水泥、玻璃以及整个建材工业和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并取得巨大的成就。在中国建材集团的带领下,建材行业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路上越走越宽,融入到整个社会的生态大循环中去,如今已经走进了高质量、绿色低碳、以资源优化配置追求效率效益为宗旨的新时代。

2 绿色发展

8-22-10.jpg

如果没有去过现在的建材企业,就感受不到现代化工厂的绿色气息,无法想象到现在的水泥厂是建在花园中的工厂、森林中的工厂、草原上的工厂,更无法感受建材行业日新月异、刮目相看的变化。过去让人敬而远之的水泥厂,已经能够大大方方地开门迎客;过去脏乱差的生产线,现在已经成为窗明几净的智能化生产车间;过去污染的大户,现在已经变身成为可以消纳城市废弃物、危险废弃物的城市净化器;就连过去踩在泥坑里“灰头土脸”的水泥厂工人们,现在也衣着整齐,坐在智能化中控室里操作,成了水泥厂里朝气蓬勃的风景线。这就是如今的建材工业,一个面貌一新的建材工业,一个脱胎换骨的建材工业、一个涅槃重生的建材工业。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全社会高度重视绿色发展,中国建材集团也以此为抓手,从绿化环境到绿色制造,从绿色服务到绿色运营,将绿色贯穿发展全过程。

近年来,中国建材集团积极推进绿色制造,秉持“绿色制造三原则”,在原燃材料选用、生产制造过程及产品应用中突出绿色环保,追求全过程的能源节约及污染物治理。集团用尽可能低的消耗和排放制造低碳产品;综合利用工业废弃物,开展协同处置,为社会提供固废的无害化解决方案;致力于提供质量可靠、绿色环保的建材产品,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产品和服务支持;乐于分享有效的节能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探索工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产方式,为高质量发展不断拓宽绿色新路。

在原燃材料选用上,倡导循环经济,尽量使用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建筑垃圾;燃料尽可能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在水泥选材上,提高矿渣、钢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渣替代天然矿产原材料比重;在石膏板选材上,通过自主创新掌握了以100%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石膏为原料,替代天然矿石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石膏板的成套装备技术。在能源选用上,积极升级生产工艺,探索光能、生物质等非化石能源的使用,加大采购和使用清洁能源,探索推广“水泥+光伏”“玻璃+光伏”“石膏板+光伏”等模式。

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尽量减少排放,追求废水、废气和废物的零排放,提升资源循环利用能力。水泥板块走减量化发展道路,从源头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重视水资源与自产固体废弃物循环使用,注重噪声治理,确保生产噪声厂区边界达标,尽量降低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在矿山开采阶段,有效使用低品位矿石,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在运输阶段,实施储存、包装、运输环节的封闭式管理,减少粉尘的无组织排放;在生产阶段,积极开展污染物排放治理,加大高效袋式除尘器覆盖比重,自主研发氮氧化物减排技术,为水泥窑安装脱硫脱硝系统,排放标准不仅低于国家标准,甚至低过欧洲标准。比如余热发电方面,装机容量2376兆瓦,年发电能力超10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2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600万吨。

在产品应用中,注重节能环保、舒适健康,致力于提供质量可靠、绿色环保的建材产品。中国建材集团将低碳环保的理念融入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包装、销售和回收的全过程,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绿色低碳水泥产品,引导玻璃向“电子化、光伏化、智能化、节能化”转型升级,推进高端化、系列化的风机叶片、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等应用于新能源产业发展;在保证产品品质和运输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行简化包装,尽可能使用可再生包装材料,减少包装浪费。南方水泥在浙江省长兴县境内打造总长22公里、贯通3个水泥熟料基地和1个粉磨物流产业园的全国最长全封闭“全电物流”输送带,每年运输熟料1200万吨,减少运输车辆100万车次、尾气排放14278吨。

中国建材集团还推进利用建材窑炉处置工业副产品和城市废弃物,实现工业和城市废弃物有效和无害化处置。2019年集团已建成协同处置生产线24条,其中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生产线13条,协同处置城市垃圾5条,处置其他固体废物6条。2019年固体废弃物消纳和处置总量1.5亿吨,污泥处置量153.1万吨,危险废弃物无害化处置量104万吨,城市垃圾处置量196万吨,自产一般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9.9%。中国建材还有加能源5.0新型房屋业务,做了30多年,筑节能标准达75%以上,建筑物90%以上材料可回收。

中国建材集团一直致力于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努力承担起更多的环保责任。近年来,集团建成了很多花园中的工厂、草原上的工厂、森林中的工厂,并且已有32家企业获评工信部绿色工厂,32座矿山单位通过国家绿色矿山评审,为城市的蓝天、碧水、净土作出了积极贡献。

3 高端转型

8-22-11.jpg

如果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或许不会发现建材企业“高深莫测”的另一面。在抗疫一线,一些“高精尖”的产品从“傻笨粗”的传统行业中脱颖而出,让业内外刮目相看。

我们只知道各地“小汤山”医院创造的中国速度,却不知全屋装配系统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只知道火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能够迅速检测人体体温,却不知红外热像仪里的红外镜头是中国建材总院研发的成果;我们只知道医学工作者夜以继日地专注于疫苗的研发,却不知用于生产药瓶的5.0中性硼硅玻璃管生产技术已经被中国建材集团所属凯盛君恒药玻公司悄无声息地攻克,为疫苗的研发与面市提供有力支撑。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神舟系列、天宫系列、北斗导航系统、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等航空航天领域,也有中国建材产品的身影。

漫漫创新之路,换来了产品的一鸣惊人。中国建材集团通过创新实现了建材行业与医学、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的无缝对接,通过新材料的陆续问世而突破传统建材的重围,实现了高端转型。

“新材料产业”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从传统材料行业向新材料行业转型也是建材行业一个颠覆性的壮举。

中国建材集团看准未来发展方向,将高端化、量产化、全球化作为高新材料发展方向,积极加快培育形成“六大新材料”体系,建立集先进生产技术、核心技术装备、检验认证与标准于一体的技术集群,实现新材料从研发到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有效闭环、良性循环,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新材料产业的代表。

集团加快技术工艺攻关,推动纤维及复合材料向民用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移动通信用电子玻纤等方向发展,推动膜材料向新能源汽车、工业过滤、海水淡化等方向发展,提升产品质量与性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推进新能源材料、光电信息材料、特种陶瓷材料,以及图像光导识别材料的工业化量产和产品市场导入,为国家解决“卡脖子”材料的难题。

随着我国首条图像光导识别材料生产线建成投产,我国首条微晶石墨浮选提纯加工生产线投产,8.5 代TFT 液晶玻璃基板打破国外长期垄断,铜铟镓硒薄膜电池、碲化镉发电玻璃光电转换率创新高,高应变点玻璃、双玻组件光伏玻璃、硼硅酸盐特种玻璃、1 毫米G3级氮化硅陶瓷球等实现量产,中国建材集团真正地在“新材料”领域蹚出了一条高端发展的路子,走在了世界科技的前沿。

要创世界一流,就要在智能化方面走在前列。作为全球***的水泥生产商,中国建材集团加强水泥厂数字化升级,实现从矿山开采、生产到包装装车全程数据化采集,提升产品质量和稳定性;深化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加强智能工厂和智慧平台建设,推动了行业的变革与进步。2019 年新投产的西南水泥遵义赛德有限公司智能化项目集成国际领先的信息化、智能化理念,通过大量的人工智能、在线监测与控制技术的应用,以九大系统建设新一代智能化企业,全面实现原料进厂、生产过程控制、成品出厂的无人值守,大大减少了生产线的人工操作环节,使水泥生产流程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建材集团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提升建材智能制造水平。中国建材工程开发出玻璃智能工厂智慧中心系统,凯盛机器人公司机械手臂、袋装水泥机器人装车系统在关键生产工序发挥作用,中国巨石入选工信部全国第二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泰安中联建成世界首条工业智能化水泥厂,成为“世界水泥的梦工厂”……

4 勇担责任

8-22-12.jpg

中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骨干力量。中国建材集团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觉担当,勇挑重担,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面对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双重挑战,中国建材集团勇挑大梁,发挥“稳定器”“压舱石”作用,彰显大爱情怀,一面冲锋在前,充分发挥综合优势,以优质建材和新材料驰援抗疫一线,全力保障全国抗疫工程的建设;一面紧锣密鼓,复工复产,保障抗疫物资,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为企业稳增长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为做好扶贫工作,中国建材集团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不断主动加大资金帮扶力度,累计投入资金3.83 亿元,实施项目400 余个。2019 年,中国建材集团在定点扶贫县区安徽省石台县(属于深度贫困县),宁夏泾源县,云南省昭阳区、永善县、绥江县全力开展脱贫攻坚,紧紧围绕民生帮扶、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医疗帮扶、教育帮扶、电商帮扶等“六大策略”,久久为功。

在国际化战略中,中国建材集团秉持“真、实、亲、诚”理念,恪守“为当地经济作贡献、和当地企业合作、和当地人民友好相处”三原则,做和平友好的建设者。在国际化经营中主动服务大局,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融入当地文化,坚持诚信经营,热心公益事业,展示良好国家形象。比如中国建材在赞比亚投资建设了全球最先进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而且还帮助周边居民打井、修路、建医院、建学校,受到当地居民热烈欢迎……

前不久,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公布,中国建材集团连续第10年入围该榜单,而且跃居第187位,蝉联全球建材企业榜首。作为全球建材企业的领头羊,中国建材集团发展不只是赢利,而且努力推进建材工业与环境和谐共生,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8月26日,在中国建材“善用资源日”首届开放活动上,我们或许能够更加真实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建材集团多年来的努力与付出,以及建材人的骄傲与自豪,光荣与梦想。